• 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空港四路2666号

行业动态

  • 作者 浩朗科技园
  • 浏览量 168
  • 发布日期 2021-07-08

提升 中国航空经济之都辨识度美誉度


城市建设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程,既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根据区委全会战略部署,我区将聚焦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以全生命周期理念重构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四大环节,整体呈现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格局之美、风貌之美、肌理之美、和谐之美。其中在建设上,提出围绕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精品城区,在全区统筹形成建设项目规模化、片区化、批次化推进格局,分批建成航空动力小镇、空港金融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城市地标,提升中国航空经济之都辨识度和美誉度。

 

靓化  城区人行道路

 

我区东升城区,吴家坝街、西北街、丛桂街等15条城市道路人行道正在进行封闭施工。除地砖外观改造外,人行道涉及的电力、燃气、自来水管、路灯线缆、绿化等也在同步改造中。“我们依据植物生长空间需求和信号灯、标识标牌等现场实际,对部分间距过密、长势较弱、形态较差或对电力设施设备有影响且存在安全隐患的行道树采用移植、调整间距方式进行梳理,优化原有植物群落结构,让乔木长势更好、城市更开敞。”区公园城市绿化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待施工完成后,城市道路品质和景观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届时人居环境优美的公园城市街道将呈现在市民眼前。

 

我区现有城市道路223条,面积1030万平方米,其中人行道面积达202万平方米。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整体提升人行道设施品质已成为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相关各方经过周密调研,制定了科学的行动目标,围绕建设“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公园城市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开展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对我区设施老旧的城市人行道进行更新,并同步对人行道上相关市政设施进行提升,改善人行道通行条件,完善设施公共服务功能,优化街区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获得感,把“大美双流”建设、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作做出实效。

 

“人行道改造主要体现在提升设施品质、完善便民服务、增添城市绿韵、规范空间秩序、统筹综合整治等方面,因地制宜统筹道路‘增绿’及景观提升,推进城市‘增花添彩’。同时,创意设计的人行道街景将结合区域景观特色,引入应景园林景观,构筑花园式街区。整个项目预计到11月底前完成。”区城管局负责人透露。

 

作为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除了人行道改造升级外,剑南大道南延线、环港路东段北段等施工道路也备受瞩目。当前,白衣上街下穿隧道、双流广场下穿隧道相继竣工,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在畅通城市血脉的同时,也为城市环境建设品质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优化  城市建设水平

 

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道路上,我区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机制,加快推动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以重大城市功能型项目和产业支撑型项目为带动,高质量打造国际空港商务区、永安湖生命健康小镇等若干公园城市示范片区,渐次有序塑造秀美大气、国际时尚的现代空港公园城市。同时坚持“先策划、再规划、后设计”理念,以“一场两翼、东西互济”重塑城市空间布局,编制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双流示范区、杨柳湖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与行业领军企业结为“城市合伙人”,共同实施怡心湖等片区综合开发。

 

高品质生活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近年来,我区着力增强门户城区功能承载,实施公共服务三年攻坚行动项目204个,成温邛快速路等46条道路和地铁3号线、5号线、10号线开通运营,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建成投用,区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华西国际医院、威斯敏斯特公学第一所海外分校等项目加快建设,新引进亚洲心脏病医院、嘉祥外国语学校等高品质公服设施,确保实现区属高(完)中省级示范校大满贯和区级医院“三甲”大满贯,打造宜业宜居高品质生活空间。

 

与此同时,我区大力加强门户城区场景营造,完成双流体育中心改造及“五湖四海”和重点道路沿线景观提升,成功承办第十八届世警会开幕式,华侨城欢乐田园获评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成为成都市承接大型文旅活动和国际赛事最多的区县。为迎接大运会到来,我区正统筹推进体育中心、五项赛事和棠湖中学大运会场馆改造项目,坚持兵团式作战模式,加大人员、机具等各项保障,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场馆改造任务。

 

当前,依托8500亩空港中央公园、1.3万亩空港花田、252公里绿道等生态资源,我区正加快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布局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艺术中心、牧马山蚕丛文化园等项目建设,特别是与川航集团、江苏灵玲合作打造熊猫国际家园,探索机场周边由噪音区向生态区、功能区转变的新路子。

 

呈现  美丽市容市貌

 

在中国电科成都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项目中的纵一路建设现场,各类大型机械正有序配合施工,整个项目现场井然有序。

 

中国电科成都产业基地是中国电科集团落实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按照“一舟一廊、一心五园”理念规划布局,主要建设科创绿舟、科创走廊、共建共享配套区及空天信息、电磁安防、网络安全三个核心产业园和两个生活配套区,建成后将实现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双流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竞争力。

 

中国电科成都产业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则将在完善产业基地启动区配套功能、提升基地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加快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相关各方按照“兵团式作战”要求,组建了先锋团、作战团、指导团3个“兵团”,并在此基础上划分4个“战区”和12个“阵地”,夯实项目建设组织架构,项目建设周期从630天缩短至360天。

 

怡心湖项目湖区即将注水的消息也让众人对这幅时尚前卫的城市新画卷更多了几分期待,而这背后是各个部门通力协作、“兵团式作战”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的成果。今年以来,怡心湖项目建设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都空港发展集团以兵团作战方式对工期进行倒计时安排,对各项建设进行挂图作战,全天候协调推动项目建设进度。“除了创新项目促建办法,我区还精准服务工地复工,出台施工围墙围挡等5个建设导则,积极推行重点建设项目‘样板引路’;推进158个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项目建成投用,地铁6、8、17、19号线加快推进,各项进度正在不断提升。”区住建交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公园城市示范区营城模式变革,我区提出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城市规建投运机制,将强化城市建设管控,健全完善“动土必管”机制,推行勘察设计文件质量抽查、“首尾核实”竣工验收等制度,大规模实施“兵团式作战”加快项目促建,把规划“效果图”转化为发展“实景图”,积极构建与中国航空经济之都能级相匹配的城市形态品质。

 

下一步,聚焦门户城市提质答好“城市卷”,我区将以大运会筹办为契机,统筹做好赛事组织准备,高标准推进场馆改造和道路改造提升。同时实施一批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建设一批引领性公服设施项目、文旅融合项目、生态景观项目,促进赛事消费链、城市投资链、产业发展链全方位融合、一体化联动,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需要帮助?

电话

13908237596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