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空港四路2666号

行业动态

  • 作者 浩朗科技园
  • 浏览量 189
  • 发布日期 2021-06-05

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如何破局发展重塑荣光?序章已翻开~

在双流,有这样一个地方,TA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近30年来一直为双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巨大的力量,工业经济贡献比重超80%。时至今日,TA仍然是双流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在双流迈入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和空港公园城市示范区全新发展阶段之后,TA聚焦双流城市发展,自我革新、重新出发,誓要将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到底,TA就是——西航港经济开发区。

 

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诞生”时间

 

1992年,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获批设立(说明:1992年双流县批复、1996年省计委批复)。近日,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迎来29岁生日,此后,正式迈入“三十而立”的新发展征程。

 

 

一路走来,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以对双流工业经济贡献比重超80%的重要地位挺起双流的工业脊梁。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双流迈入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和空港公园城市示范区全新发展阶段,传统的工业园区形态内涵逐渐无法适应新发展理念以及新的城市发展能级,腾笼换凤、转型升级成为近年来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破局发展的主题。从传统工业园区到高品质产业功能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的三十而立,已翻开序章。

 

核心起步,打造升级“样板间”

 

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东南侧,华府大道四段串联起园区内两处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承载地——电子科技大学产业园(天府园)、感知物联网园区。

 

电子科技大学产业园内,申威科技、瓴盛科技以核心芯片研发制造引领着上下游产业集聚;感知物联网园区内,浪潮集团、华为云创、清华同方聚势聚能,浩朗科技园内乐创、中科灵动创新突破,助力双流打造成都信创产业高地。双流为周边企业打造的配套服务平台——企业幸福中心也坐落于此,提供餐食、休闲、会议等功能,这是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由“产”向“产城融合”进化的路径探索,也是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实施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的“样板间”。

 

 

“我们目前计划选定物联网园区东侧区域,打造开发区转型升级核心起步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核心起步区将按照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标准,结合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双流片区规划以及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工作,提升园区品质及生态环境,完善园区商务及生活配套。与此同时,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还将积极推动片区开发和转型升级,重点实施航空动力小镇片区综合开发,物联网片区高品质科创空间打造,创业中心周边区域、成乐高速扩建区域等两个区域转型升级。

 

“通过引入一家战略城市合伙人,制定3——5年开发建设实施计划,分类实施片区综合开发,分步推进、逐年实施。”该负责人介绍。

 

产业发展,聚焦重构“生态圈”

 

农历四月中,小满大满江河满。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内火热的不止是气温,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内需外需持续释放,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企业开足马力抓生产。

 

 

2020年,西航港经济开发区227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62亿元,同比增长11.5%,经济总量位居全省产业园区第四、省级产业园区第一;今年一季度,西航港经济开发区24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7.96亿元,同比增长47.5%;1—4月,签约引进中国信通院等5个项目,协议总投资24亿元。

 

经过近30年的积淀发展,目前,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聚集各类市场主体1197家,签约引进落地建设项目499个,世界500强10家,中国500强6家,上市或上市企业分公司34家,高新技术企业127家,产值上100亿元企业2家……这是传统工业园区向产业功能区转型的坚实基础,但其中既有优势,也有阻碍。

 

“通过前期的摸底调研,我们分析发现,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虽然产业基数大,但也存在园区功能单一、产业不聚焦、产出不太高、重塑资源有限等问题。”区新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聚焦关键问题,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园区向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是产业功能区的核心,在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中,区新科局将聚焦全市“全国航空第四城”发展战略,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牵引,重点发展航空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下好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核心元器件、航空零部件制造等产业细分领域的先手棋。“同时,通过引入战略城市合伙人、片区综合开发、强化创新驱动等举措,稳步推进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该负责人表示。

 

产城融合,功能复合“立新城”

 

夜幕降临,告别厂区的忙碌,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内7.3万余产业人口开始享受业余生活。当聚集着近万人的黄甲街道双兴社区进入梦乡,黄甲三叶街夜市才开始苏醒。

 

企业职工李强几乎每周都会和朋友在夜市上小聚一次,作为年轻人,他喜欢这样的繁华与热闹。李强在双流收获了爱情,他也希望能够把家安在双流。

 

位于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内的黄甲街道、怡心街道场镇早已形成了原始的产业社区,这里生活需求巨大,但生活配套却相对匮乏。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打造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产业新城便是目标之一。

 

“当前,怡心湖正加快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配套升级的重要承载。”区新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怡心湖片区开发为依托,能够打造半径5—8千米城市级配套生活圈,辐射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企业职工,配备的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等特殊配套及国际社区居住等,在满足产业职工需求的同时,能够大大提升产业功能区形象。

 

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在前期梳理确定的23个产业社区基础上,结合周边街道现有教育、医疗、商务、文体、休闲娱乐、康养等生活配套设施,构建城市、街道、社区三级配套体系。

 

按照“85%配套在功能区内解决、85%的生活需求在功能区解决”的思路,通过试点示范形式,构建新型产业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完善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功能和生活配套。

 

“一级配套为15分钟生活圈,以整个产业社区为服务半径,提供较为完善的产业服务、产业人才居住、星级酒店、大型商业配套服务。”该负责人介绍,二级配套和三级配套分别为以小型组团为服务半径的10分钟生活圈和点状服务的5分钟生活圈。


需要帮助?

电话

13908237596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