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添动能 跨越赶超展雄心
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主要承载地双流区,近日,一场主题为“解放思想、跨越赶超”学习讨论活动正在向纵深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开创一切工作的前提。全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以满腔的热情参与到学习讨论活动中,不断加深对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战略认识,为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凝聚思想共识、提供精神动力。
吹响奋进的集结号
“团结是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的双流力量,奋进是‘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双流基因。只有双流团结起来,才能吹响新时期奋进前行的集结号。”
6月18日,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多重机遇,进一步深化对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战略认识,力求以更高站位对表对标,以更宽广视野登高望远,以更开放胸襟躬耕笃行,区委决定,围绕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改工作范式、改工作标准、改工作作风”,通过“深入学、专家讲、干部议、市民谈”等形式,在全区各单位、各系统、各领域,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厘清明晰阶段特征、目标任务和路径选择,为区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努力构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局面,加速谱写高质量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新篇章。
7月4日,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双流区)“解放思想、跨越赶超”学习讨论活动成果汇报会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系列决策部署和市委对双流工作提出的系列要求,围绕“三答”“三改”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成果交流。 会议要求,要对表对标市委对双流工作提出的系列指示精神,从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开始先转、先答、先改,从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及法、检两长兼任的部门转起走、改起走、答起走,切实推动学习讨论活动往前走。
不断加深战略认识
“面对‘时’‘势’新变和时代重任,我们需要深度求变。”一位到双流工作了22个月的干部说,“随着知之渐深而爱之越切、行之弥坚,深刻地理解领会到:要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要敢于改变,学会改变。”
七月流火,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跨越赶超正当其时。不管是“航空经济大讲堂”“周末大讲堂”,还是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讨论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系列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本辖区、本单位干部职工开展互动讨论,不断加深对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战略认识,为双流持续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在2018年11月双流现场办公会上明确提出‘双流要加快建设门户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区域带动明显的航空经济之都’。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我认为,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是高端航空产业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的空港枢纽城市。这个定位是对当前双流枢纽能级、产业特征和城市特质融合发展的精准把握,也是双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既传承历史荣光,又承载伟大梦想,是双流重塑辉煌的逻辑起点。”通过学习讨论,一位在双流工作多年的干部讲述了自己发自肺腑的认识和感受。
建设全球空港城市标杆
“解放思想,跨越赶超”学习讨论活动的展开,全区干部群众对大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大家认为,要聚焦政治更强、本领更强、履职更强、作风更强等方面加强大学习,开展大讨论,谋求大提升,实现新跨越。要对标先进,深入调研,找准问题和差距,制定有操作性的追赶措施,解决问题、补齐短板、加强弱项,努力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
许多干部群众在大讨论中深刻认识到,双流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这不仅表明了双流城市的基因和特质,更是双流走向全国、昭示全球的“名片”。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理想,可以阐释为“以航空枢纽为承载、以适航产业为动能、以空港商圈为支撑”的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未来精品城区。具体可描述为:在形态上,应是以国际航空枢纽门户为核心,以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为链接,组团化布局,展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空港公园城市示范区;在业态上,应是以适航产业为主导、产业功能区为主体、空港商圈为支撑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在文态上,应是既体现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等历史文化,更突出航空主题文化、时尚潮流文化等现代文化的基因和元素;在生态上,应是以生态区域为本底,“一山一园两楔多廊”为骨架,空港绿道有机串联、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的绿色空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