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道路通勤优化提升 科学构建高标准的综合交通体系
10月19日下午,区委书记鲜荣生主持召开双流区道路通勤优化提升工作专题会。他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精准发现道路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顶层设计,保安全保畅通、治乱除患减负,解题人的眼界、素养和能力直接决定双流交通的竞争力和市民的获得感。要学习借鉴上海等地先进经验做法,系统谋划、长短结合、综合施策,提高城市交通现代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半天时间里,会场交流讨论气氛热烈。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区综合执法局、区住建交通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先后发言,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聚焦道路通勤优化提升、交通运营秩序整治、道路建设等重点深入交流,谈情况、找问题、谋对策,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目前,全区道路总里程约2426.8公里。在近三年全区实有登记人口和汽车保有量同步增长、市政工程建设的压力下,2021年1至9月,全区全天拥堵指数与全市“11+2”区域道路拥堵指数基本持平。
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具有双流自身特色的规划导则和三年行动方案,构建高标准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
“规划是统筹推进道路通勤优化提升的‘纲’,我们必须跳出道路交通整治谈整治提升”。鲜荣生指出,综合交通体系是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加强规划引领,立足全局、系统考虑,将有形的交安设施、场站管理、公交配套与无形的智慧化网络相结合,编制系统性、综合性的城市交通规划,制定具有双流自身特色的导则和三年行动方案,构建高标准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通过工程改造、组织优化、依法管理等手段,攻坚治理拥堵路段,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治已病”和“治未病”的能力水平。
梳理形成能够提供基本遵循的方向原则,以重点领域的关键性突破,带动双流道路通勤整体性优化提升
鲜荣生指出,要梳理形成能够提供基本遵循的方向原则,科学统筹全区道路建设,优先安排生物城、怡心湖等新城工程项目启动建设,筑牢交通基础支撑。加强占道施工项目前期策划和建设监督,减少打围对交通的影响时间,避免出现“围而不建”“推进缓慢”等情况。要优先开展区级道路“断头路”整治提升工作,打通与周边区域的通道瓶颈,强化相邻区域路网衔接,打造更加完善、成熟的交通路网结构。要优先做好智能交通和交安设施管理维护,优化交通信号处置系统,实施全域环境美化净化工程。要优先统筹部门职能职责,建立综合执法、住建交、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间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常态化协作联动机制,以重点领域的关键性突破带动双流道路通勤整体性优化提升。
强化智慧交通管理,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零容忍、全覆盖严查交通违法,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鲜荣生强调,要强化智慧交通管理,动态优化信号配时,持续打造出行“绿波带”,最大限度提升交通通行能力。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持续推进公交接驳地铁工作,完成双流区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停车资源扩能共享。要零容忍、全覆盖严查交通违法,从乱停放、乱变道、乱掉头、乱超车、乱鸣笛、乱用灯、乱用手机等交通陋习,工程运输车、大功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黄标车野蛮驾驶入手,严防静态交通混乱导致动态交通拥堵,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区领导童韬、肖健参加。